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文 号:
生成日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15年度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将乐县政府办联系(地址:将乐县府前路18号;邮编:353300;电话:0598—2323263;传真:0598—2266001)。
一、概述
2015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精神,重点加大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强化工作职责,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在成立政务公开专项工作小组的分工上,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共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51个,分别明确其公开机构的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公开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150名,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51个,联络人员54名。
(二)加强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公开信息工作流程、数据统计报送、保密审查、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公文发布审查程序,制作《365足球网站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表》,制定了由部门填写公开意见、信息公开机构签署审查意见、分管领导审批的工作流程,与公文制作工作程序相结合,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从制度上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的有效实施。
(三)拓展政务公开领域,扩大信息公开范围
一是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2015年全县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776项,其中行政许可165项、行政确认93项、行政处罚2630项、行政强制172项、行政征收28项、行政征用4项、行政裁决8项、行政给付13项、行政监督检查454项、其他行政权力209项。
二是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公共资源分配信息公开。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及各类财政补助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全年共公开此类信息205条。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分配过程、项目立项和投资的规划、用途、金额以及资金来源等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重点公开了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等方面的信息,全年共公开此类信息241条。
三是推进民政扶贫救灾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全县全年共主动公开民政扶贫救灾社会保障类信息221条。及时公开县内出台的民政、扶贫、救灾、社会保障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并不断扩大建设信息的公开范围,确保工作公开、透明。
四是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突出相关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信息的公开工作,加大农畜产品种植、养殖,水产品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酒类流通,畜禽屠宰和肉品流通,餐饮消费,药品生产经营等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特别针对超市、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市场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及时公开检测和执法结果。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五是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全县全年共主动公开环境保护类信息217条。详细公开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受理审批、环境评价结果以及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全面落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季度准确发布空气环境指数、城区噪声指数以及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现已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进一步审核现有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梳理行政权利、规范审批程序,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题专栏,制作环保工作专题片,以电视、广播等形式定期刊播生态创建等重点环保工作政务信息。
六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全县全年共主动公开重大建设项目类信息291条,主要涉及项目审批、项目备案、项目招投标信息公开。完善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投标信息公告制度,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依托福建省招标与采购网站,公布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办事流程、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政府采购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招标公告、邀表资格预审公告、评标结果、中标公告及答疑等信息。
七是推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全县全年共主动公开环境保护类信息245条。及时发布县政府出台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加大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调查、处理信息的公开力度,积极推进事故处置举措和进展的公示,把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更全面、更及时、更细致地告知社会公众。及时发布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和重大隐患预警信息;加强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布挂牌督办、结案批复、调查报告和责任追究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
八是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了主要农产品、生活用品等居民消费品价格信息公开的力度,积极推进消费品市场价格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扩展公开内容,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依托“行政执法”专栏,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范围等信息公示,加大宣传力度,引入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及时、全面,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四)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全面提升公开效果
一是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的作用。今年,全县制作政府信息总数5216条,其中主动公开文件数4034条,作为依申请公开483条,不予公开文件数689条。二是完善多样化的公开渠道。在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继续发挥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的作用。今年以来,县有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政府信息公开》栏目12期,公开政府信息12条。县档案馆、图书馆均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向群众提供政府信息查阅服务,县图书馆还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平台,为读者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了便利。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本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截止12月31日,县政府及各乡(镇)政府公开的政府信息2015年度公开全文电子版的政府信息1668条,从2003年开始至2015年历年累计公开全文电子版的政府信息10904条; 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2015年度公开全文电子版的政府信息数为2365条,历年累计公开17607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
1.机构职能;2.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规划计划;4.统计信息;5.财政预决算;6.政府集中性性收费;7.政府集中采购项目;8.行政许可;9.重大建设项目;10.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11.应急管理;12.环保、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13.城乡建设和管理;14.社会公益事业;15.征拆迁工作;16.抢险救灾、优抚、救济、救助;17.乡(镇)农村工作;18.乡(镇)资金情况;19.乡(镇)土地管理;20.乡(镇)补偿款发放;21.乡(镇)债务情况;22.乡(镇)救灾款物信息;23.乡(镇)经济实体;24.乡(镇)计生工作;25.工作动态;26、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等。
(三)其他便民渠道公开的情况。
2015年度全县通过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文件3918条,通过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为978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为303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开政府信息数为178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本年度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件,及时办结1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及历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发生相关收费和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本年度及历年没有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各类申诉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公开人员力量不足。个别单位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单位虽然指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但人员变动过于频繁,工作交接中欠缺沟通,严重削弱了政府信息公开队伍的稳定性,信息公开工作缺乏延续性。二是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主动公开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务动态类信息,政策解读、办事服务类信息更新数量明显偏少,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开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完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宣传和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是完善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更新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制定相应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奖惩办法,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二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结合县政府门户网站的更新改版,逐步深化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根据各栏目公开信息的内容,及时更新各项规章制度、人事任免、领导讲话、社会维稳等信息,更加突出信息公开、方便公众办事等方面的功能。
三是扩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在继续做好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开途径,加大新闻媒体、政务大厅窗口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四是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水平。按照上级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和业务水平,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发展。
七、附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5年 历年累计
主动公开文件数 条 4034 32496
其中:1.政府网站公开数 条 3918 27374
2.政府公报公开数 条 0 0
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总数 条 30 74
其中:1.当面申请数 条 5 10
2.网上申请数 条 25 57
3.信函申请数 条 0 7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条 30 74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条 30 73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条 0 1
3.不予公开答复数 条 0 0
4.其他类型答复数 件 0 0
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减免金额 元 0 0
行政复议数 件 0 0
行政诉讼数 件 0 0
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数 件 0 0